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第5/6页)
“首先他提醒他们,不论在美国住多久,他们都是爱尔兰人,接着他会用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使听众流下眼泪,然后再使他们掏空口袋,资助爱尔兰的穷人。杰米说,他是个极优秀的演讲家。” “我想也是,科拉姆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 “那你会替我们挑一些神奇的牡蛎罗!” 斯佳丽大笑。“它们没有珍珠,”她模仿莫琳的土腔“但是能作出一锅很棒的鲜汤。” 科拉姆低头看着热腾腾、满溢的汤碗,双眉一扬。“好大碗的‘茶’呀!莫琳。” “今天市场上的牡蛎特别肥美。”她咧嘴道。 “美国都不印月历的吗?” “废话少说,趁热吃,科拉姆。” “莫琳,现在是大斋期间,你知道斋戒的规矩。一天吃一餐,而且不能吃rou。” 原来她姨妈不是在唬她!斯佳丽慢慢放下汤匙,同情地看着莫琳。 这么可口的一餐泡汤了。她得好好地赎罪,一定要深深痛悔自己的罪。 为什么科拉姆偏偏是个神父? 她愕然看到莫琳微笑着舀起一个牡蛎。“我才不担心下地狱呢,科拉姆,”她说。“我有奥哈拉家的特免令,你也是奥哈拉家的人,所以吃吧!尽管享受你的牡蛎。” 斯佳丽给弄糊涂了。“什么是奥哈拉家的特免令?”她问莫琳。 回答的人是科拉姆,但他缺乏莫琳的幽默感。“大约在三十年前,爱尔兰面临大饥荒,人们一年又一年地挨饿。没有食物,他们吃草充饥,最后连草也吃光了。这是一种可怕的事情,好可怕!死了好多人,没有办法帮助他们。幸存下来的人获得某些教区的神父承诺免于往后饥饿的特免令,奥哈拉家隶属于这种教区,他们不需斋戒,但不能吃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