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566节 (第1/7页)
他是莫登庸的儿子,如今做北交趾莫朝国主的是他的哥哥莫登瀛。 同样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大明皇帝再次点明莫登庸“篡臣”的身份,这是什么意思? 对北交趾来说,莫登庸这个“开国之主”去年去世后的这段时间很让人紧张。 一方面,莫登瀛没有他父亲那样强的威望和能力,阮淦则是和莫登庸打了那么多年对台的人。 另一方面,莫登瀛需要“按理服丧”足够时间,才能请求大明册封。而如今,大明对于册封藩属与否,已经有了新标准。 南交趾会不会想着趁这段时间做点什么? 听到大明皇帝这么说,郑检心头一动,但却没有表现出什么。 他没忘记白天时候大明皇帝祭告天地说的那些话。 现在越是在这里讲述大明对于藩属国过去的恩义,越是想表达点其他意思吧? 莫中正不算特别有才干,于是他只是先开口再次强调了一下如今北交趾的民心所向,表达了对大明的恭顺臣服,尤其念了念莫登庸的遗嘱。 可怜莫登庸,一生雄心勃勃,但这一次没能像历史上一样以表面献田土籍册和臣服满足了嘉靖,让嘉靖为毛伯温“解战袍”,而实质上则真的实现了对北交趾牢固的控制。 这一次,北交趾虽归了莫朝,但邻近广西的三府之地、吉婆岛已实际归大明所有,海陆都有直逼升龙府的可能,南面的黎朝和阮淦还仍旧不死心。 莫登庸的遗嘱,其实就是当时做出决定后叮嘱他儿子莫登瀛的那些话。 爱民如子、节俭、恭顺大明、不拖欠贡赋……实话实说,莫登庸已经看在了前面,知道大明皇帝将来可能举起吊民伐罪的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