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5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549节 (第3/7页)

民间的议论纷纷自然是会有的。

    那些老秀才、老举人以后会怎么想?

    底层大量的秀才举人,出身地位有贬值的迹象,这是让他们厌烦的。

    南北两京国子监以后将改为专门的留学机构。权贵子弟的荫子也要先完成基本的教育再给名额直接进入各省大学竞争,这就不像过去直接恩荫国子监甚至直接恩荫官职那么爽快了。

    各地民间的书院,过去都是大儒、同门一起抱团取暖,有丰富的书籍资源和学问老师,考起科举来事半功倍,以后也要面临新的形势。如果不是在官办大学考完毕业,那就没有学士学位证明。要去考这新型的科举,还不如先去官办大学系统学习每一科的知识。

    当年早有先见之明的杨廷和、费宏致仕后都把主要精力花在当地省份的大学院,如今更多人看明白了。

    任他们怎么议论、怎么表达不满,这件事还是会推下去。

    三年。

    三年后的会试和殿试,就要按新学制、新考纲来执行了。

    说到考纲,这一回也极为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以前并没有明确制定什么考纲,只是默认四书五经。后来,多了陛下的实践学、辩证法,多了王守仁、杨廷和等人的著述,多了一些必考的算学要略懂。

    而这一次,文教部明文刊发,制定了真正意义上的考纲。

    基本功底上,要识写多少文字,清楚文法,记诵经典诗文明白其义,能书写哪些体例文章。

    其余功课,算学上要会哪些,天文地理常识要知道哪些,历史人物要知道哪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