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靖明 第427节 (第7/7页)
后已经制告天下,不历州县不拟台阁,不主省政不补参策。因事临时铨选之外,大明诸官年年述职、三年小考、五年大察。 众人都心知肚明的事,今年大察一是为省级政区划分做准备,二是决定了有心仕途的官员能不能走上新的正确升迁路径。而嘉靖十一年开始,大明已经持续了数年的衙署改革,应该要稳定下来了。 每次都是这样,要涉及到有些人利益的时候,也总是涉及到许多人的前途。如何取舍,自然分化。即便有心挣扎一二,也发现太多人口是心非,挣扎只是徒劳。 大察只是吏部、都察院的事,杨慎责任感爆棚,却只感觉大明始终在走险路。 如果一切顺利倒还好,如果出现了什么变故呢?比如西南战事不利,比如北虏趁机大举寇边制造更多负担呢? 为此,正月十五望日朝会后,他给准太子讲完了课,又到养心殿劝问此事,问的就是北境诸边。 “……你忧心国事,朕很欣慰。北虏是时时刻刻要提防的,岂会没料想到他们探知了西南消息,也动什么心思?俺答与藏地那边眉来眼去,藏地距外滇又很近,应该说俺答很可能因此做点什么。” 杨慎满脸担忧,他怕的就是这个。 “臣年前回京后,又查出了一批去年在直征江南粮赋时心存侥幸的属官。湖广粮赋转运到贵州入殿,四川也是如此。国库存粮,实在不多……” “别那么紧张。”朱厚熜叹道,“朕那么早便设了粮储号,诸王入京后,赐田尽归粮储号打理。” “……粮储号有多少存粮?”杨慎很不喜欢自己身为户部尚书、却无法知晓大明实际储粮数目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