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5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557节 (第3/7页)

臣。

    领的是礼交部事。

    今年不办万寿典仪,今年的主题是大明作为宗主国邀诸藩使臣订立公约。

    因此选了个特别的会场:天地坛。

    和后人的印象不同,此时的天地坛没有分开。

    因为皇帝不同了。

    历史上因为嘉靖帝的大礼议,恢复了天地坛分祀的旧制。于是在嘉靖朝,才新建了后来的地坛,原先的天地坛里也建了个圜丘,祭天改在圜丘举行,天地坛因此改名天坛。

    现在,天地坛虽仍旧不小,却远没有后来的大。

    东、北、西均称天门,南门却名为永安。而原先的主建筑大祀殿,则名祈年。

    这也是那一轮皇城重新规划修建之后的结果。

    同样,原先天地坛西南角的斋宫建筑群扩大了一些。

    过去,这里是皇帝斋戒专用宫室。建于永乐十八年的斋宫总占地面积近四万平方,专供皇帝亲自祭天时提前到这里来斋戒三天。

    而斋宫的西南侧,还有神乐署。这神乐署与斋宫同时建成,初称神乐观,是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

    如今礼交部下设了曲艺司,神乐署在如今已经有了新用途:通驿局如今最高档的旅舍:大同馆。

    原因无他:扩建北京城的过程当中,天地坛周围土地可以发卖,这周边如今着实聚居了大明最富裕的一群权贵。

    他们这样的人,往来自无白丁。寻常而论,贵客自该延请入府客居。但同样的,也有专门入京结交显贵的人,若能在这周边有个地方住下,那自然就方便多了。

    于是,从北京南面的永定门进来后不远,往东就有一条大街直通天地坛永安门。

    而这条街便成为了北京城如今新兴的一条“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