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的人生模拟器_第113章 组局港影的特效班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组局港影的特效班底 (第9/14页)

人。

    一个多小时后。

    赵导就在大办公室里见到了朱家欣,三十多岁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刻。

    带着一款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卖相还不错,“赵生好,不知道你找我来是?”

    朱家欣也是事业小有成就,他原轨迹明年就会收购康力电视,不是电视台,是香港制造生产彩电的康力电视厂,玩了两三年电视厂后才涉足特效制作领域。

    赵东淮让阿珍给他冲了一杯咖啡,又递过去一根雪茄,才笑道,“朱生,我想尝试进军电影特效制作领域,缺一个能扛旗的人,不知道你对这个有没有兴趣?”

    朱家欣惊讶了几秒,有点小激动道,“我??”

    他和弟弟朱家鼎履历差不多,出身电影世家,家庭环境算优良,中学毕业后留学阿妹家,无非是朱家鼎在阿妹读的是建筑系,跑回来玩广告,而他在阿妹时,最喜欢的是电影特效。

    尤其是星战系列,或者其他特效大片,看得他惊叹无比。

    要不然,一个收购电视机制造厂的老板,两三年后突然转型特效制作……这么大的行业跨度怎么来的?还真的能搞出来风云几部曲、少林足球、功夫等特效大片。

    未来港岛在电影特效制作方面,一度是像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那样亚洲领先。

    然后垮了。

    垮了是因为市场上,没有那么多老板花钱砸特效,一部电影制作费用几乎全砸给明星片酬了。

    给特效的钱少,一个个特效公司就经营不下去了,没项目赚钱啊,不止赚不到钱,未来港岛楼市越来越夸张离谱,开公司的都租不起办公场地了,只能走向破产。

    除了未来朱家鼎的先涛数码一度辉煌之外,像蜀山传、霍元甲、十面埋伏,头文字D等也是港岛特效公司搞出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