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浪也是浪】(75) (第9/12页)
更何况《赤子心》上线之后,即便是没有某些人cao纵的在《今日畅谈》上的攻击,业界也普遍认为,《赤子心》这部短片煽情有余、定位准确,但故事性和镜头语言方面,却实在是乏善可陈。 大家都认为,彭向明要做演员,负责自己的角色就好了,尤其是他长得又帅,人又那么红,多少还展现过一定的演技,请他来演戏,绝对不必担心回本问题。 但做导演就不一样了。 一部戏的成败,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的投资的回本压力,几乎大半都压在导演身上,所以几乎没有人敢轻易启用一位二十一岁的大四学生!这时候,几乎所有人眼中都闪过了惊讶的神色,在这个圈子里混的基本上都是些人精,谁也不愿意轻易开口去质疑别人,但在听到彭向明自信满满地说要成为导演之后,大家又觉得没法附和。 所以就只好沉默了。 唐凤翔反倒是来了兴趣,「能大概说说,你打算拍什么吗?」 彭向明闻言迟疑了一下。 倒不是不能说,主要是他心里其实还没完全想好要怎么拍。 从七分钟的MV故事版到101分钟的港版《无间道》,并不是简单地把故事拉长了,出场的人物、场景、台词增加了何止十倍?他也不是神仙,虽然由于喜爱,原版的电影他看过很多遍,但想要一帧帧去还原所有的细节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根据剧情主线,结合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拍出一个更加「接近」 原版的故事。 这个「接近」 可以在艺术上不如原版,但在商业上必须成功,甚至比前世还要成功、还要赚钱,因为《追梦人》给影片打下的基础或者引发的关注,都是前世未曾有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