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娘(美食)_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节 (第1/2页)

    “楚姑娘,那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同为女子的许小妹问道。

    怎么办?

    楚珊有些迷茫。

    她一路过来,心中憋闷。

    既是为自己识人不清,也是为了爹娘在彬州受的奚落。

    事发之后,有人同情有人笑话,更多人还是觉得,他家攀不上举人老爷。

    反正明里暗里的话,都是他家异想天开。

    否则那姓魏的同乡,怎么还敢开口维护。

    楚珊道:“先出了这口气,把银子要回来,见一次打一次。”

    本想着要钱还算简单,没想到姓魏的比她想象中还厚脸皮。

    此事多半要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以后议亲,绝不找读书人就对了。

    “这就是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苏茵茵小声吐槽,“竟然见到真的了。”

    其他三个大人回味了下,这话说的还真没错。

    章公子正色:“此等忘恩负义之辈,倒不能以器中君子相提。”

    什么器中君子?

    楚珊没听懂啊。

    剑是君子器,如此小人,根本不配用。

    哦,是在骂人。

    楚珊满意点头,这些读书人,骂人都这么隐晦。

    账目还要整理着,得知她就在附近酒楼住下,许小妹留了自家地址,让她有事一定去找。

    苏茵茵带着哥哥的书回去,这三四本童试要用的书都花了好几两银子。

    那魏举人从童试到乡试十五年时间,那花销肯定更夸张。

    楚珊jiejie竟然遇到如此负心汉。

    苏显收到几本新书,自然欣喜若狂,随后问了价格后,又颇为小心翼翼,认真道:“以后还是不要买了,我多努力些,也能抵得过。”

    话是这么说,但苏家夫妇怎么会省这些银钱,只让他好好读即可。

    “最近订喜饼的人多,放心吧。”苏娘子安慰孩子们,“你爹爹年底的俸银也要发了,咱们家买得起。”

    苏茵茵跟着点头,不过她还知道,喜饼订的人多了,寻常的点心卖得却少。

    说来说去,还是要研发新品。

    汴京各家点心铺已经卷起来了,他家不能落下。

    奶奶会做二十八种点心,他们家已经学了十一种,但按照京城点心内卷程度,顶多再撑两三年时间。

    创新,必须创新。

    她都能做面了,肯定也能做点心。

    苏茵茵回到房间,开始回忆做点心的方子。

    按照她这几年的观察,京城百姓口味不一,从咸口到甜口,再到苦味,反正都能接受。

    这当然也跟地域有关系,天南海北的官员商人带着家眷过来,自然形成多种口味。

    比如说隔壁卖的是山东蘸酱,刚开始来买的,顾客们基本都是山东籍贯,但最近半年,多了不少本地客人。

    所以,只要味道好,一定会有欣赏的顾客。

    既如此,她也能放开手脚去做了。

    总的来说分为两类,中式点心增加品类,后世现代西式点心试试水。

    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梳理清楚之后,苏茵茵先定下要做的第一个点心,迷你枣泥酥。

    最近正是冬枣成熟的季节,价格便宜易得不说,味道也好。

    为何是迷你?

    苏茵茵打算做一口一个的小点心,既不沾手,吃起来也更雅致。

    按照京城点心内卷程度,这一步总会来的。

    那为何又是枣泥酥?

    做迷你枣泥酥用到的面粉,必须是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