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祸绝诸天从东方不败开始 第25节 (第3/3页)
智慧大师一语不发,那本该闪动智慧之光的双眸,尽显冷漠,径直朝席正先掠来。 当他悍然的一掌打在席正先的胸膛上,却见他如泡影般溃散。 “好重的杀心,他们又不是小僧害死的,大师为何迁怒小僧。”席正先如梦似幻的出现在钟楼之顶,淡笑道: “这些人会死,明明是大师不肯束手就擒,小僧只是想单纯的废了他们的武功,而要了他们性命的却是大师啊!” 智慧大师置若罔闻,飞身而起,一双手掌压下席正先,其蕴含的似繁似简的天地至理,封住了他能逃离掌下的所有间隙。 可又一掌下去,似是打在随风乱舞的柳絮上,席正先的身形再度溃散,如鬼魅的出现在佛塔之上。 “无常,你这套武功倒是跟《不死印法》、《幻魔身法》有些类似。” “大师好眼力,小僧也听说《不死印法》是魔门功法变异出来的幻术,曾暗地里猜想,这应是魔门秘传和佛门义理为源,创出的极为高深的武功。” 智慧大师紧紧盯着席正先,一边感知其缺憾或错漏之处,一边说道: “当真是一道通,百道明,石之轩的《不死印法》正合魔门花间派与补天道两派秘传,以佛学义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间的高深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又经过无数次生死之际的战斗,所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 席正先像是不知智慧大师对自己的查探,漫不经心的道: “小僧三十岁以前,自诩贯通了诸多佛家经典,二十多年以来,嘉祥大师、帝心尊者、道信大师都先后来了天台宗,还宣讲了自身的佛法,我便从中总结出你们的义理。” “在小僧看来,无论是嘉祥大师说的真俗二谛,八不中道,大师你讲的一念三千,三谛圆融,还是帝心尊者以法界缘起,喻世间法,或是道信大师阐发的一行三昧之说。” “其主旨均深受般若空观与龙树中道论的影响,宣说缘起性空之学。” “以现实世界的万象万法尽为虚妄,唯有法性真如为真实不二法门。” 他语气一顿,笑呵呵的继续道: “正是深刻的悟到诸多佛家义理,二十七岁那年,以音入道,直抵大宗师之境,小僧一身的武学根基可用《金刚经》的六如偈囊括。” 不等席正先说下去,智慧大师便开口讲述: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席正先神色平和: “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地不可琢磨,无常变幻。 “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地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本性。” 他朗声道: “一切造作都在成、住、坏、空的规律里,所以,世间法又称为有漏法,又称为有为法,是以小僧周身既圆足又有缺憾,似处处圆,又似处处漏。” “敢问大师,可寻到小僧气机缺憾之处?” 智慧大师默然半响,道: “无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哈哈哈,大师,你黔驴技穷矣。”席正先遥指智慧大师: “你可知小僧而立之年后,一朝得悟,便半步突破至天人合一之境,而今终是彻底踏入此境。” “现在小僧对佛学领悟比大师深,武功比大师高,那还是由小僧告诉大师何谓苦海。” 席正先忽地乍现在智慧大师面前,并指为剑,点其心脉处,再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